第十届压缩机与制冷国际会议隆重召开

2025-07-16

b80cd7bea64f5d94a69f45dd7e88bbcf.jpgec5b13f22e35edda405554331cdaa02a.jpg

2025年7月10日,第十届压缩机与制冷国际会议(ICCR 2025)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制冷学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高端压缩机及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全球多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 500 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古城西安,交流思想、探讨最新研究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俊杰、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会长李江、西安交通大学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席光、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王斌、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副会长张朝晖、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王如竹、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王从飞、高端压缩机及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田旭东、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海彬、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窦艳伟、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邢子文等应邀出席会议。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曹锋担任大会主席,会议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钱苏昕教授主持。

c17985314e75b25db6e04883dd41d103.jpg

 开幕式现场

085643354722.png

钱苏昕教授主持开幕式 

085849945392.png

085935839548.png

在开幕式上,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严俊杰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压缩机与制冷国际会议主席、西安交通大学曹锋教授致开幕辞, 回顾会议十届发展历程及本届核心议题。

ce860d8d412b24e70fcfa022678cf425.pngb024d2aa647fe018c5cd52e248560ec1.png

090321139092.png

随后,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会长李江、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王斌、高端压缩机及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田旭东分别代表合办单位发表致辞,寄语行业发展,共同书写压缩机与制冷领域新篇章。

1f56693e9db61f4f203f3b4673b8f683.png3104d2e37d3c1495a217b12ed23ad82b.png

上午场主题报告主席由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王如竹教授和英国城市大学 Ahmed Kovacevic 教授共同担任。

fce556cd07b80b16faf875da5fee34ee.png

多位国内外专家围绕压缩机与热泵技术的前沿进展作了精彩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席光教授详细介绍了研究团队离心压缩机领域的研究进展,内容系统且极具工程实用价值。

655ef3fab1bcd3eac06414d24a4d6144.png61d5a515f1efc6fe28a3f93c95d9b0ec.png

d5896595ef74567f359d28178275b4ef.png

英国城市大学 Ahmed Kovacevic 教授带来了关于容积式压缩机和 膨胀机的新兴技术,充分展示了其团队在复杂流体机械设计方面的深厚积淀。柏林工业大学 Stefan Elbel 教授从系统层面阐述了空调、制冷及热泵技术的发展趋势,内容全面、视野开阔。马里兰大学 Vikrant C. Aute 教授则结合可持续发展背景,深入探讨了冷热供应系统中换热器的再思考问题,提出了多项启发性的观点, 为未来技术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5a1653005dede75f95bd2de8ffbccb32.pngb7ba61bbe4a9bf54fd48a076a59e39d3.png

下午场主题报告分别由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 Vikrant C.Aute 教授、伦敦南岸大学 Yunting Ge 教授和柏林工业大学 Stefan Elbel 教授担任。

ec5566c06e8b60d10e51e7c89755edeb.pngca9688406d7e211243162285fd63f4c7.png

c0b868d5c6003d8f388c81ae9003185a.png7d3a02671bd5413cd9af2dd85192d52b.png

主题报告聚焦于氢能、热泵系统与新能源汽车等前沿课题。伦敦南岸大学 Yunting Ge 教授介绍了基于 hydrogen-metal 技术与废热回收的高压氢气压缩机性能分析,展示氢能压缩领域的新路径。卢布尔雅那大学 Andrej Kitanovski 教授围绕固态制冷与热泵技术,从基础理论到工业加热应用展开深入剖析,研究视角独到。高丽大学 Hoseong Lee 教授聚焦电动汽车与储能系统中的电池热管理 问题,内容紧贴实际需求。西安交通大学郭怡副教授则系统汇报了压缩机设备在氢能方向的关键技术与挑战,思路清晰、切中行业痛点。

0c51493a37b89e83577fa395f4182d3a.png696ebd8b0695cfb8541b85b97e9a3ead.png

此外,阿特拉斯·科普柯的袁玲玲博士与广东美芝的廖健生研究员分别从热泵能效测试标准与宽频 高效低噪声压缩机技术等工程应用角度分享经验,体现了产研融合的良好范例。